在前一篇文章中,我們探討了本系列的下一個目標:立體影像的合成。然而,在進行實作前,你是否思考過建立一套自動化的影像合成流水線究竟值不值得?它真的比傳統的人工 P 圖更高效、更省時嗎?今天,我們將親身演示一次人工 P 圖的流程,並分析每個步驟是否有自動化的潛力與必要性。
本文將以「可口可樂瓶罐置入影片」為例,對比手動與自動化方案在成本上的差異。我們的目標是將可口可樂瓶罐自然地嵌入影片中,並觀察其中的挑戰與細節。
工具:Adobe Photoshop、Adobe Premiere、Segment Anything
素材:
以下為手動方案的步驟分解及時間估算:
步驟 | 任務內容 | 工具及方法 | 解決方案 | 耗時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可樂瓶罐選材 | 根據場景色調(暗色系)選取合適的瓶罐素材,本次選材來自網路,實際商業案例中可能需要實物拍攝 | 本次選材以網路素材為主,實際商業情境可能是以實物拍攝 | 10 min |
2 | 置入幀區標記 | 依鏡頭切換次數,本次共標記四個幀區 (漏幀會很明顯,需反覆檢查) | Adobe Premiere | ~ 40 min |
3 | 瓶罐去背 | 使用 Segment Anything 進行粗略去背 | Segment Anything | ~ 5 min |
4 | 瓶罐輪廓精修 | 對不平整的邊緣進行精細處理 | Adobe Photoshop | ~ 0.5 hr |
5 | 瓶罐光影調整 | 找到適合的光影素材(黑色背景下的金屬光澤),並處理桌面反射倒影 | Adobe Photoshop | ~ 1 hr |
6 | 置入瓶罐 | 調整瓶罐大小及位置,依據不同幀區進行置入 | Adobe Premiere | ~ 0.5 hr |
Total ~ 3hr |
圖一:步驟 3 修切出來的瓶罐邊緣不夠平整,需再以 Photoshop 精修
圖二:在 Photoshop 內精修瓶罐後完成去背
圖三:步驟六中按幀區調整置入瓶罐的大小及位置
圖四:結果截圖
分析:
挑戰 | Vs. 自動化方案 |
---|---|
置入幀區標記 | 自動化方案可使用幀區分割技術 (Day 11) 精準判讀幀區,對於長影片效果尤為明顯。 |
置入品處理 (去背、輪廓精修、 光影調整) | 不同於本次展示案例,實際置入立體物件時,不論是人工編修或是自動化方案,皆會需要產品的 3D 建模及光影投射模擬,以便使用合適的視角置入物品。 |
置入瓶罐 | 自動化方案在物件辨識 (Day 10) 及深度圖分析 (Day 4) 後,提供使用者瓶罐適合的置入位置及大小,再由人工微調,有利縮短處理工時。 |
手動方案適合處理短影片或對細節要求較高的專案,能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實現更好的品質;而自動化方案則適合應對長影片或大量素材,能極大提升效率,節省時間。在接下來的文章中,我們將回頭探討立體物件的自動化流程建立,其中第一步是如何將物件 3D 化,以輔助實現最佳的視角與光影效果,讓後續物品與場景結合的更加自然無縫。